40年来 中国残疾人体育修身、安心 为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
新华社巴黎8月28日电标题:四十年修身安家。
新华社记者书文季家栋
28日晚,2024年巴黎残奥会开幕式举行。
这座经历了3000多年沧桑的方尖碑矗立在协和广场上。这一次,见证了世界顶尖残疾运动员从凯旋门步行到香榭丽舍大街,走向一场平等、包容的盛会。
这是残奥会首次在户外举行开幕式。在出席的168个代表团中,中国代表团身着红衣,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。回顾过去,自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残奥会以来,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,为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40年前,第七届残奥会,中国仅有24名运动员参加。 23岁的平亚丽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枚残奥会金牌。 20年前,中国代表团在雅典残奥会上首次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。目前,284名中国运动员将参加巴黎残奥会19个大项、302个小项的比赛。
已是花甲之年的平亚丽回忆起当时的经历说,他们扮演着“开路”、“吃馍、喝开水”的角色,为战争做准备。现在,中国残奥运动员可以无忧无虑地投入赛场了。
进入新时代以来,残疾人工作成为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,残疾人事业更加充分融入国家发展之中。国家工作总体。
“全国特奥日”、“残疾人健身周”等活动丰富多彩。 “康复运动关爱工程”等项目帮助残疾人康复健身。政策法规保障残疾人体育健身需求……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稳步推进。当前的局面,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结果,是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生动诠释。
你要立自己,才能立别人;你要立自己,才能立别人;你要立自己,才能立别人。如果你想达到自己,你就可以达到别人。在国际交流中,中国务实落实《残疾人权利公约》,积极参与残疾人事务国际交流与合作。北京残奥会、北京冬残奥会、杭州亚残运会帮助无数残疾运动员实现了梦想。
中国保护残疾人权益的努力,与“仁”、“民为国本”等圣贤思想相呼应,也与残奥会“勇、志、励、力”的价值观不谋而合。平等”。
未来11天,来自168个国家和地区的4400名运动员将齐聚这里,表达激情,展现顽强拼搏和自我超越。正如国际残奥委员会主席安德鲁·帕森斯在开幕式上所说:“你们将见证残奥运动员所展现出的令人惊叹的能力和技巧,以及坚定不移的毅力和决心。”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